一位朋友知道我在學習油畫,因此當她公司有這個中西藝術賞析的講座時就邀請了我去參加。

今天的主講者是『巴東先生』,他目前是國立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員,也將負責四月份國立歷史博物館『張大千』特展,同時另一個身份就是著名主持人『巴戈』的弟弟。

我學習油畫已有超過半年,平時老師所講述的往往都是知名國外畫家及其畫作,今天有機會接觸到中國水墨畫的一些內容,真的覺得獲益良多。

巴東先生提綱挈領提到,西方繪畫承繼了西方人重實務經驗,因此古典畫派對於人物畫特別注重表情、光影、神韻等細節,因此人物每每栩栩如生。尤其受到宗教影響,畫作中常見宗教意涵。而中國畫則承接了中國人的無為而治,較喜愛大自然山水潑墨畫,常常僅以水墨筆鋒即帶出大自然山水的寧靜與平和,展現出一種君子與世的滂薄氣派。而日本人則又獨樹一幟,作品雖承襲自中國,但自成一格,特別是作品中總帶有一種淒涼之美感。

不過,西洋美術走到中世紀之後,因為印象派的崛起,終於與古典畫派分道揚鑣,不再走貴族與宮廷繪畫路線,而出現如米勒、梵谷等畫家著重在繪畫歌頌一般平民人物與大自然,此時才有一個機會讓中國美術得以親近西方美術。因此,印象派畫風也是最為中國人所接受與喜愛的一個派別。

類似這些比較性的知識是之前學習西洋油畫時所沒接觸過的知識,但在巴東先生逐一舉例及帶領下,我終於更了解中國水墨畫的珍貴所在。我更讚同巴東先生所說的:「藝術是要靠自己日積月累的直覺去欣賞,而不要輕易用耳朵去聽,或是相信一些語言性的宣傳。唯有自己欣賞的高度夠了,才真的能看到每一幅畫中的精、氣、神,那才是價值所在。否則人云亦云的價值,只是拍賣市場的行情,並不代表真的藝術價值。」

這真的是非常鞭辟入裡的見解。也很高興有個充實的週末假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ko0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