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摘自網路
文生.梵谷(1853-1890)Van Gogh, Vincent為荷蘭畫家,畫風屬於後期印象派。
梵谷他希望把繪畫中有關造形與素材、光線與陰影、氣氛和遠近感等全部綜合的表現出來。作畫受到林布蘭特、德拉克勞的影響,強調畫的是自己的主觀世界。這種思想使他的畫法得以修正了印象派的單調性描繪,在構圖上用色大膽,給予後來的野獸派及表現主義很大的影響。要說印象派是客觀地看這個世界,而梵谷則不在乎是否能正確的將世界描繪下來。基本上梵谷的作品就是他激烈個性的反映,不安、焦慮而神經質都深深隱藏在畫作中,且終其一生都在對抗這種精神上之焦慮。最後在1890 年7月於奧文斯持槍自殺了結自己悲劇性的一生。
梵谷生時只賣出兩幅畫,但現在他的畫卻成為炙手可熱、人們爭購的藝術品。他僅僅活了37歲,卻留下了八百多幅的油畫與為數可觀的素描。在他人生最愁苦的最後三年卻是他創作的高峰期,他的真實生活說不上多彩多姿,但是從他遺留下來的繪畫與信件,卻無遮掩的呈顯了他內心世界的神奇奧秘。即使一生窮困悲苦,在他的作品仍可看到對藝術的熱情。
梵谷在荷蘭時期所表現的繪畫特色是:用色陰暗,造型滯重,描繪主題主要為農民及其農務(如圖食用馬鈴薯者)。其弟西奧(Theo)勸他用當時一般印象派畫家所用的明快色調,但他卻不予理會。在安特衛普的短期停留期間,他開始接觸到日本浮士繪和魯本斯(Rubens),並對其作品發生興趣。
1886 年梵谷回到巴黎和西奧一起工作,由於西奧當時主持的畫廊全力支持新派畫,因此他認識了土魯茲-羅特列克(Toulouse-Lautrec)、畢沙羅(Pissarro)、竇加(Degas)和高更(Gauguin),同時也接觸到許多印象派畫家作品。因此這時期,他繪畫的題材和用色有了全然的變化。他採用印象派畫家的技法,曾一度傾向秀拉(Seurat)的點描法,題材則轉向花卉、巴黎景物、人像畫及自畫像,這種轉變使他嘗試到新的觀念。
1888 年梵谷前往阿耳(Arles),他畫了很多色彩明亮、生動、充滿情感及對光的表現的風景畫和人像。不久高更也前去同住,使他的作品明顯受到綜合主義(Synthetism)的影響,其特色是造型簡化,少用混色。1888 年 12 月,梵谷精神變得錯亂,一直到他去世之前,不斷遭受間歇性精神病的折磨。
梵谷的風格可用以下一段話表現:「在自然裡尋找那些能表現自己氣質的事物吧!在一個主題裡,形和色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問題並不在輪廓的細部描寫,而是內涵的再現。說明了他對作品的創作原則。」
英國名評論家赫伯特.里德認為梵谷在以法國為中心的近代繪畫發展史上,他所扮演的角色,可比美塞尚。
食用馬鈴薯者 The Potato Eaters 1885年
梵谷最早的油畫始於 1882 年。
這幅畫是他 1883 年到 1885 年間在魯恩逗留期間觀察和工作的產物,是梵谷早期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繪畫風格屬於荷蘭畫派(明暗對比的應用、厚塗顏料和顏色缺乏光澤等)。
在海牙居住時,由於工業化之後城市貧民區的居民被驅趕到礦場山底下工作。
他們的悲慘處境帶給梵谷很深的印象,所以他就著手畫一系列農民習作,描繪他家附近田間和村莊裡的人物。
為了追求這種意境,在這幅畫中,梵谷選用了灰暗濃厚的色調,以此體現家境的寒苦。
桌上懸掛的油燈是整個畫面的焦點,昏黃的燈光灑在農民憔悴的面容上,刻畫人物布滿皺紋的面孔和瘦骨嶙峋的軀體。
貝母花 Fritillaries in a Copper Vase 1887年
1887年的創作的貝母花,在背景可看到梵谷鋪滿了小筆觸。
而畫面的主題貝母花,粗獷的線條描繪了花朵的姿態,顯得生氣勃勃。
夜晚露天咖啡座 Cafe Terrace at Night 1888年
1888年創作的夜晚露天咖啡座,是梵谷畫作中數一數二的代表作。
在畫面中南法炎熱的夏夜,煤氣燈照耀下的橘黃色天蓬,與深藍色的星空形成同形逆向的對比。
好像在暗示著希望與悔悢,幻想與現實的心態。
梵谷在此時的精神狀態已出現巨大的掙扎與不安。
梵谷酷愛南方天空層次不同的藍色一如陽光下大地泛出的明麗黃色。
他在亞耳的作品經常混用這兩種顏色,使畫面明亮絢麗。
在深藍色的夜空中,群星閃爍,宛如朵朵燦爛的燈花。
整個氣氛溫馨恬適,與他筆下的咖啡館內景(下圖)形成了鮮明對比。
夜間咖啡館 The Night Cafe in the Place Lamartine in Arles 1888年
「夜間咖啡館」的內容是從前許多畫家處理過的題材。
大多數畫家都把咖啡館寫成歡樂的場所,而梵谷卻在此引出了一群無處可去的不快樂人。
紅和綠、紫和藍之間的微妙衝撞(這些色彩在其他印象主義畫家筆下都結合得十分柔暢),是梵谷增強畫面衝擊的方式。
梵谷認為這是一個人可能犯罪、瘋狂甚至自我毀滅的地方。
梵谷當年在阿爾(Arles)描繪的這家咖啡館如今依然聳立在拉馬丁廣場。
梵谷抵達阿爾後,一直住在這裡,後來懷著建造藝術家聚居地的希望,搬入黃屋,與高更共同生活了兩個月。
這幅作品色彩耀眼,梵谷有意使用這種色調,表現令人不安的場景。
為了強調房間的縱深感,他選擇了高視點,透視線非常精確。
黃、綠色點染的暈圈渲染了煤氣燈放射的刺眼光線,其強度使人感到難受。
冷清的咖啡館中,人物散坐在屋內兩側,寥寥可數,越發呈現出咖啡館內空蕩蕩的氣氛。
老板站在偏離中央的地方,孓然一身,在這間大屋子裡,看上去格外渺小。
這個不祥之地瀰慢著淒涼和孤寂的氣氛。
花瓶裏的十四朵向日葵 Sunflowers 1888年
花瓶裏的十四朵向日葵大膽地運用黃色系是因為他認為黃色是愛的最純潔化身。
整個畫面灼亮卻不炙人,顯然有意象徵他對未來有著前程似錦的信心。
在這作品裡,他嘗試著要捕捉由中心向周圍旋轉的分量感。
他後來到南法追求太陽,就是對於旋轉、炎熱的天體的一種熱切期望。
事實上法語的向日葵就是生長在大地上的太陽,梵谷將這聯想充份的發揮出,呈現於作品上。
阿爾附近的吊橋 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1888年
在歐洲南部的阿爾與夫克之間的運河上架了一座吊橋,這種風景使梵谷回憶起袓國荷蘭。
以澄清的碧空為背景,畫出架構在水上的吊橋,在陰影上也塗上鮮豔的色彩。
此幅畫畫面呈現一片寧靜,寬闊的天空和水面上幾個稀疏的物體。
從堤防上遠眺,天空向四周延展,水的面積相對的渺小。
曳起橋在正午的陽光下左右相對,橋上的人成了幾個影子。
用白色調表現的日光是印象派畫家的畫風的痕跡。
夕陽下的播種者 The Sower 1888年
梵谷一生的藝術風格最重要的是表現的力量。
受到印象派的畫家如秀拉、高更和畢沙羅的影響之後,開始了另一種大膽的用色及筆觸的表現。
1888年創作的『夕陽下的播種者』是與農人相關題材的創作。
梵谷自己曾表達對這幅畫作的看法:「我一直想畫這樣的一個人,他在收割的季節裡,辛勤的在田裡工作,頂著火爐一般的大太陽。整個法國南部的陽光彷彿都澆在他的身上。」
麥田 The Harvest (Wheatfields) 1888年
1888年創作的作品麥田,畫面中每一筆觸中的動力已使所有物體在色彩之外更表現出機靈的動作。
這畫面的色彩較莫內的河流來得簡單,強烈、活潑但不失其自然。
這些色彩讓我們了解梵谷在法國南部發現的色彩王國、以及他對創作所有生命的力量所持的神秘信仰。
星夜 The Starry Night 1889年
這幅畫已經是梵谷晚期的作品。
他喜歡印象派畫家所表現的顫動的色光效果,並使用厚塗法的大筆觸,讓畫面看來像是要爆炸似的,或是如旋渦般打轉。
畫中的每一顆大星、小星迴旋於夜空中,新月也形成了一個漩渦,星雲與稜線宛如一條龍不停地蠕動著。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迴旋、轉動、在夜空中放射艷麗的色彩。
在這幅畫中可感受到梵谷心中不安,煩悶的心情,象徵著梵谷患了精神病的孤獨的靈魂。。
畫面下方聖雷米的街景,沈睡在深夜裡。
畫面上方則是藍色的夜空佔了畫面三分之二的位置。
看來有如太陽一般發出強烈光線的月亮,與閃爍的十一顆星星,浮現在夜空中,雲彩像漩渦。
梵谷的星空,不只是自然現象的形象化,而是他的幻想與意志的顯現。
在阿爾的藝術家臥室 Vincent`s Bedroom in Arles 1889年
1889年的作品「在阿爾的藝術家臥室」,是梵谷描繪他自己臥室的作品。
在其臥室裏,顏色左右一切,單純化的色調使房間的擺設呈現出高貴的氣質,整幅畫洋溢著美好安穩的感覺。
鳶尾花 Irises 1889年
1889年創作的鳶尾花,具有梵谷個人的特質。
雖然描繪的是自然的花朵,但其特色不在表現物體本身,而是借用自然的景色,來表達他對大自然蘊藏的美的感動。
花瓶裡的紫色鳶尾花 Irises 1890年
花瓶裡的鳶尾花前後不齊地滿滿插在一起,同時又向四方怒放,似乎是梵谷依戀南方的最後表現。
以前他畫向日癸時,曾經想以金黃色和紫藍色對比。
而這幅畫裡,同樣的對比,但顏色的安排適巧相反,花朵還畫成有光暈的形狀。
奧維的房子 Houses at Auvers 1890年
『奧維的房子』創作於1890年,隔年梵谷離開了療養院來到奧維。
梵谷在南方習得明亮的色彩以及強烈的筆觸,在此時又重現畫布。
在他給西奧的信中曾提及:「我看見到處都充滿紫羅蘭的色彩。」在畫中可以看到梵谷在治療後所得到的平靜感受。
奧維的教堂 The Church at Auvers 1890年
藝評家崔伯特對梵谷以教堂為背景的創作,有以下的說法:「因為背景前的路面左右分開是關鍵性的道路……這條路右側通往墳場,左面有一背向觀眾向前行的女人,似乎也象徵著從此遠離教堂。」梵谷畫無門的教堂的後方,似乎也可象徵他生涯中為教堂背棄的痛苦。
在這幅『奧維的教堂』中,深藍色的天空重重的壓向地面,和呈V字形的淺色地面的構圖,剛好相互呼應。
過度神秘而陰暗的玻璃窗和戶外明朗的色調形成對比,線條的律動看似穩定卻內藏著起伏不定的不安。
這是梵谷在所有作品中充滿矛盾以及統一的一件作品。似乎早已預知即將死亡的警鐘之作。
「二十九日上午十時收。文生.威廉.梵谷的死亡證明書。畫家、獨身、37歲。1853 年三月三十日出生於荷蘭的尊迭爾特(Groot-Zundert),今天凌晨一點半,在暫時居留的旅店,即拉卜先生的處所死亡。無固定地址。
死亡證明書送出去的前兩天,即 1980 年的七月二十七日,就在這個村子裡,梵谷用手鎗自殺,由於傷重而不冶死亡。
《奧維的教堂》是在他死前約一個月所畫的,使用上下起伏的獨特筆法,把天空描繪得像深海一樣地劇烈翻騰,由於這座教堂到現在還保持原樣地聳立在當地,所以,它是梵谷當年描繪的對象,似乎毫無疑問。可是,從畫面左下方道路上行走的婦人背影,由她頭上所戴的帽子來看,應該是梵谷誕生地荷蘭的服飾。
梵谷是一位很少憑空描繪想像之物的畫家,至少,在來到奧維以前是如此。隨著死亡的迫近,才開始憑藉著想像來畫畫。梵谷是否一邊讓心靈飄向遠方的故鄉,而一邊畫著晝呢?
圖文參考
http://www.ss.net.tw/art/index.htm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vangogh/vangogh.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