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科技業打滾了十年多,繼十年前Intel的十倍速時代觀念開啟之後,現在的科技競爭更是進入了新一個次元吧。比的不僅是速度,更比的是行銷、智力與團隊力。

最近火紅的話題當然就是Apple囉,想想10幾年前進入科技產業的首度接觸也是和Apple,那時的部門是做印前處理,也就是現在所謂的輸出中心,主要是在MAC上做影像與文字的排版。所以認識的工程師都是能寫MAC軟體的特異人士,因為屬於非主流派,所以都是些有個性的人們。

這麼多年下來,Apple能從非主流一步步走到主流,真的是很佩服它的努力與耐力,更見證了科技產業的十年興衰。原來不是只有台灣產業跨不過十年鴻溝,國外的大企業又幾人能經得起歲月的挑戰呢?所以能不能以此為借鏡,換一個心態了解,這也是人生的一種學習,在高處時能謙虛,在低處能檢討。那麼無論高低,都能讓人敬佩的。

除了Apple,Google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企業。Google的篡紅大概是這十年內的事吧,主要紅的理由就是搜尋引擎這項產品,在最近較讓人有驚豔與可能期待的則是和SONY等一起嘗試整合的Google TV囉。除此之外的產品則有明星像的就不是那麼絕對,見人見智。

不過今天看到數位時代的這幾篇文章讓我有點意外,因為大家所知的就是Apple走的是封閉與全然的規格主導風格,所以主要是以直銷方式。而Google則走的是開放路線,規格是分享出來讓Partner各自努力,所以合作夥伴較多。但是,看了文章才驚覺,原來還有其他的故事呢。

不過若說到工程師個性主導公司走向,我在過去幾個工作中都陸續碰到,工程師的老闆確實在某些方面的主觀性是比較強一些,也有希望主導全盤的意志力。但同樣這也是創業能成功的重要一環,不可輕易被抹殺的。但面對未來世界與市場的多元性變化,或許工程師的刻板個性會滯礙了公司的發展,若能體悟自己個性中的缺乏元素,而嘗試以其他人的強處搭配自己原生個性上的缺點,那麼還有再創成功高峰的機會。

總之我覺的這次的數位時代兩篇文章都非常精譬,值得引述來給有興趣的人看看囉。

來源:數位時代

-------------------------------------------------
Google會成為下一個創新難產的Microsoft嗎?

毫無疑問地Google是近代最成功的企業之一,但《領導的真誠修練》作者席姆斯(Peter Sims),卻發現很多人都不看好Google的未來發展。Google會變得和Microsoft一樣,面臨創新難產的局面嗎?席姆斯分析大家為何逐漸對Google失去信心如下。

1. Google在過去幾年間面臨的嚴重的人才流失,失去了一些頂尖的企業家及創新者。
他們面臨的人才挑戰不在於流失的人數,而在於流失的人才型態及原因。熟知內情的人士指出,向上管理(upward management)已逐漸取代了早期的創新公司文化,因此覺得受限制或不被激勵的企業家類型及思想領袖(thought leaders)們便選擇離開。再加上Facebook現在被認為是矽谷的熱門工作選擇,Google內部已可觀察到員工跳槽的潮流,例如曾是手機事業重要推動者的Android手機資深產品經理Erick Tseng,最近就轉換跑道到Facebook了。

2. 這家公司已耗盡所有高成長的機會,現在必須找到大量新收益來源
隨著起家的搜尋引擎市場逐漸成熟,Google也感受到不得不下一些大賭注的壓力,而這也是所有成熟公司會遇到的問題:不可避免地,企業必須持續尋找越來越大的收益量以維持成長率。不過對Google來說,即使是成長率令人印象深刻的手機搜尋,規模都還不夠大,也因此他們明顯發瘋似地到處尋找成長的可能。

3. 這家公司缺乏一致性的策略,尤其是在手機方面
手機對Google而言是未來成長的核心,但要讓還在成長初期的手機收益具規模將需要一段時間,尤其是當Google買下全球最大行動電話廣告網路之一的AdMob之後,市場上就沒有太多夠大的併購目標了。之前花了7億美金買下航班資訊軟體商ITA,反而顯示Google將利用各種中大型投資來試試看效果如何。

4. 還是和人相關的問題
Google工程師為主的文化已不是新聞了,例如產品經理就必須具備頂尖大學的資訊工程學位,而這樣的做法雖然對工程上的創新有助益,卻也讓他們錯失了多樣化的機會,且為非工程師背景的員工創造了職務升遷的無形障礙,進而扼殺了創新。此外,在Google通常是由工程師來領導所有技術、產品、甚至行銷決定,而當Google Wave及Google Radio之屬的失敗產品出現時,外界忍不住質疑這家公司是否真的懂得用人。

Google為何無法掌握社群?工程師公司文化是主因

大家都知道社群網絡有多重要,而隨著Facebook在搜尋引擎及廣告兩個領域都開始逐步逼近,Google的感受比任何人都深刻,但儘管推出了Buzz、Wave、Orkut等社群服務,卻沒有任何一個被認為是真正成功的,甚至連謠傳即將發表的Google Me都沒什麼人看好。這家搜尋引擎的龍頭的問題究竟在哪呢?邀請函管理網站Renkoo的前共同創辦人瑞夫金(Adam Rifkin),認為這是因為Google服務的是熊貓,而不是龍蝦。

根據瑞夫金的定義,熊貓指的是只要搜尋到需要的資訊,然後便進行下一步的網友,換言之,就像熊貓只要醒著就只會找食物和進食一樣,他們不會到處閒晃和別人聊天,這也是心理學家所稱的目標導向行為者,而這些人和社群網站愛用者是截然不同類型的,Google擅長提供的應用程式,其實都是針對這群功利主義者而設計。相反地,瑞夫金稱Facebook是所謂的龍蝦陷阱,是個朋友活動(包含上傳照片及玩遊戲等)會將用戶拉回來花更多時間的地方,而其他像是Quora(問答服務網站)、Foursquare、及Twitter等社群網站,也都成功地提供了Google無法做到的即時社群互動,以及把用戶釣回來的誘因。

美國資深科技記者英格朗(Mathew Ingram)認為瑞夫金言之有理,明顯地,Google所必須做的就是好好想想該如何吸引龍蝦用戶,而非只是專注在熊貓使用者及他們的目標導向行為,而Google也顯然有在努力當中,不但苦思該如何設計社群網絡功能,也希望能為社群部門找一個領導主管,另外也有報導指出,他們正在和社群網站龍頭Zynga合作,希望能有所幫助。不過問題是,Google的公司文化似乎是完全的工程師性格,亦即看到問題就解決,即使它最近為社群相關部門雇用了一位開放網絡推動者,目標也似乎是只集中在技術方面,但社群網絡牽涉的不是問題與解決,而僅僅是人們享受的一個活動。

現實是,公司文化和DNA是沒有那麼快改變的,但Google卻又必須在短時間內找到他們的社群元素,否則很快將開始面臨失利於Facebook及其他社群網站的局面。

打造蘋果王國的十大秘訣

2010年5月26日,科技產業的發展史,被寫下全新的一頁:蘋果正式超越軟體龍頭微軟,躍登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不僅如此,蘋果在全球企業的市值排名中,也僅次於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蘋果的崛起,讓人人都想複製他的成功方程式,每家公司都在找尋屬於自己的Steve Jobs,同時也想成為所屬產業中的蘋果,但是蘋果卻從未揭露造就其成功的秘訣。美國商業雜誌《Fast Company》在最新一期的文章中,透過訪談蘋果前員工、合作夥伴和長期觀察者,整理出十大成功要訣,教你「如何成為XX產業的蘋果」:

1只落入自己的窠臼

蘋果總能設定自己的目標,不管競爭對手、產業觀察者、分析師、部落客和記者的建議或攻擊,Steve Jobs從來不理會科技產業的人們說什麼。早在1980年代,那時Steve Jobs正帶領團隊打造Mac,他便經常指導工程師,電腦的外觀設計應該長什麼樣子。

「有一次他在Macy's百貨看到Cuisinart(美國小家電及廚具品牌,擁有精緻外觀),他覺得棒極了,便要求設計師把Mac變成那樣,」Mac團隊工程師Andy Hertzfeld表示。還有一次,Steve Jobs想把Mac變成保時捷的樣子。

你能想像長得像跑車和廚具的電腦長什麼樣子嗎?蘋果的目標客群處在高階主流端,他們就是保時捷的潛在購買者,顯然跟隨矽谷的主流設計並無法吸引這群人。即使在觀察蘋果這麼多年後,那些矽谷科技專家們依舊陷在說明書、速度、簽訂合約書的泥淖中,他們應賅明白,魔法並不會出現在效仿者身上。

2、適時在公司稱王

2000年時,Mike Evangelist正負責研發日後廣為人知的iDVD,他回憶起第一次與Steve Jobs見面的情景。為了向Steve Jobs簡報這款產品,Mike Evangelist與團隊夥伴籌備了三個星期,並準備了許多文件,展示各種不同的視窗與選單設計,以及iDVD運作的樣子。

「但當Steve Jobs一走進會議室,他壓根沒看我們的準備,就直接走到白版前畫了一個長方形說:『這是這款App,有一個視窗,你把影片拖到視窗裡,再點擊一個叫Burn的按鈕,就這樣,這就是我們要做的東西。』」Mike Evangelist對於這樣的產品決策過程感到非常驚訝,這不僅不會出現在他以前的公司,也不會出現在這個產業的任何一間公司裡。

科技公司相信兼容並蓄、從下而上、集合大眾智慧的創新,越多的空間被延展,最後的成品也就越精彩。但蘋果的工程師則花費100%的時間,去製作公司一小部分資深經理或Steve Jobs本人規劃的產品。因為只有一小部分人做決策,蘋果一年僅能夠推出一、兩款新產品,但是這個方法效果顯著,因為Steve Jobs及他的團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因而減少混亂的發生。

3、超越正統的哲學

最近在科技產業裡,正上演著「封閉」和「開放」的戰爭,雖然蘋果飽受「封閉」的指責,但依舊決定以「是否製造好的產品」和「是否創造好的商業模式」為準則,就像一個結果導向的公司一樣,而不是教條式的學院派哲學認知。

就像App Store雖然引來封閉、專制的評語,但就連蘋果的死對頭也不得不承認,App Store用簡單有趣的方式,為使用者的手機發現有用的東西,對蘋果來說,這才是唯一有意義的哲學。

4、學會說不

儘管人們對蘋果的產品有諸多瘋狂的想像,希望加入許多神奇的功能,但是蘋果是一個「試著更少」的公司,Steve Jobs在公司主要的角色,就是說不。

他就像是一個過濾器一樣,每個工程師都知道,Steve Jobs按「Delete」鍵的手有多快。Steve Jobs曾在採訪時說過:「那些我們沒有推出的產品,和已經推出的產品,同樣令我驕傲。」這不是因為Steve Jobs有拒絕強迫症,而是因為蘋果的繁榮需要靠高利潤支撐,擁有說不的意志,讓蘋果得以保持較低的生產成本。

此外,削減一些人們想要的功能,同時也能讓他們更渴望提出擁有這些功能的要求,一旦蘋果在下個版本提出時,使用者會更加高興。就像最近推出的iPhone OS 4的多工處理,就是使用者從2007年開始,不斷要求加入的功能之一,這也是蘋果創造使用者一再回籠的好理由。

5、服務客戶的玄機

無論你的產品有多好,總是會有出錯的時候,此時才是客戶衡量你的公司價值的最好時機。

早在十年前,當蘋果規劃其零售策略時,就確定了一個壓倒性的目標:要讓客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與電腦產業建立聯繫。這個目標後來衍生出每一間Apple Store的心臟與靈魂──「Genius Bar」(天才吧,蘋果將零售店的諮詢人員稱做Genius,他們都接受過蘋果總部的專業培訓)。

天才吧為消費者提供各種免費的維修與諮詢服務,甚至包括非技術類支援,但究竟蘋果如何負擔這些慷慨的支出?曾在天才吧工作的Jeremy Derr一語道破玄機:「那些前來求助的人們,在離開時往往也購買了蘋果的產品。」

6、行銷無所不在

蘋果著名的口號「Think Different」,現在看來已超越字面上的意義,讓蘋果粉絲真的變得不一樣。「蘋果的品牌力量非常強大,對一些人來說,猶如真正的宗教信仰,」品牌顧問Martin Lindstrom表示。

蘋果透過一系列精緻入微的方式,培養粉絲對該品牌宗教般的狂熱,像是維持產品的神秘,暗示顧客的尊榮身份等。但最重要的是,強化蘋果產品的象徵意義,最有效的行銷策略還是根植於產品本身。

如同iPod的白色耳機、Mac的啟動聲音、絕不會認錯的MacBook筆電背板……,這些都不是偶然發生。蘋果發表新品時也一樣,通常在正式上市前,會有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謠言,到正式發表那一天,則像個精彩絕倫的秀,蘋果非常明白這些感覺線索的持久力量。

7、捨棄過去

從來沒有看過哪家公司像蘋果一樣,不斷對所在領域的根基部分進行反思。在過去短短幾年,蘋果藉由「Unibody」(用更少的材料獲得更好的強度與視覺效果),讓旗下筆電的生產過程進行了大幅更新,這也是筆電發展史上一個劇烈的轉變。

蘋果完全無視「向後相容」的概念,在公司的發展史上,曾發生過數次採用新的作業系統與晶片結構的例子,因而淘汰了過去的組裝基礎。就像第一代iMac是第一台捨棄軟碟機的電腦,在現今全面擁抱觸控螢幕的同時,蘋果則將目標瞄準了滑鼠。蘋果拋棄過去的決心,讓它能夠生產更好的產品,沒有過去任何包袱,讓蘋果隨時都可以站在科技發展的最前線。

8、化回饋為靈感

Steve Jobs常引用Henry Ford的名言:「如果我問顧客他們想要什麼?他們會告訴我『一匹更快的馬』!」

雖然這句話,有點像是Steve Jobs為自己忽略顧客意見而辯護,但Steve Jobs也並非全然忽視顧客回饋。他將他們的點子看做靈感,而非方向;是方式,而非結果。就像之前掀起小筆電風潮時,所有人都殷切期盼蘋果也推出小筆電,Steve Jobs卻拒絕了這個提議,接著蘋果卻推出了iPad──既不是小筆電,價格也在500美元以下。這就是為什麼蘋果總能推出既滿足顧客需求、同時又超越顧客想像的新產品,而非一匹更快的馬。

9、再發明的重要

「革命性」是Steve Jobs最喜歡的辭彙之一,iPhone和iPad都曾被冠以此名。雖然批評者認為蘋果只不過是借用現存的點子加以改造而已,例如音樂播放器早已存在,蘋果則推出了iPod。

不過這似乎取決於你對革命性的定義,蘋果擅長整合技術領域的最新創意,並且將它變為己有。蘋果還擅長發現相似產品存在的問題,並在產品上實施蘋果式的改革。

早在2001年,Bill Gates曾展示一款基於Windows作業系統的平板電腦,並預言平板電腦將在五年內支配電腦形式。但作業系統、使用介面、應用程式等一系列問題,讓微軟並沒有取得成功。Steve Jobs發現蘋果能解決這些問題,於是iPad就這麼誕生於世人眼前。iPad算是真正「新」的產品嗎?蘋果在推出後的60天內,就賣出了200萬台,這個問題似乎不再有意義。

10、遵從自己的時間表

在iPad推出幾周後,HP、微軟、RIM相繼推遲了號稱「iPad殺手」的產品上市時間。與此同時,Google、英國電信公司(British Telecom)和Intel則加快了平板電腦的開發腳步。

蘋果並未加入這場瘋狂的競爭,而是按照自己的時間表行事,蘋果根據自己的策略,決定什麼產品才能幫助公司達到長期目標。之所以能按照自己步調行事,是因為美國CEO任期普遍為6年,Steve Jobs卻知道自己永遠不會被開除,因此可以花幾年時間,製造出高端厚利的產品,但大部分的CEO沒有這麼幸運。

蘋果對於長期發展的專注,幫助公司將未來建立在現有產品上,同時也為下個產品打造堅強的基石,iPad就可視為集過去發展之大宗。蘋果最大的優勢,就是公司長期發展的意願,蘋果有其計畫,現在也正處於正確軌道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ko0115 的頭像
    Aliko0115

    艾麗絲眼中的美好世界

    Aliko0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